“无论是纽约、伦敦、巴黎,还是北京、上海、长沙,这些名城令人印象深刻恰恰是看似无形却无处不在的文化。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湘绣、浏阳烟花、电视湘军……或古或今的文化符号,让这座城市备受瞩目……”今年,《南昌晚报》一位记者在长沙考察文化产业后如是写道。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长沙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其经济规模和贡献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仅次于杭州、广州,居第三位。2011年,全市实现文化产 业总产值1041.75亿元,同比增长24.9%,占全市GDP的8.7%(新口径)。现在,长沙文化产业已呈集群化发展。今年9月,长沙天心文化 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这是中部省份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当前,长沙文化产业在深入与科技、与旅游、与金融的对接中,以“规 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态势奋力发展!
文化插上科技翅膀
成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今年5月,在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长沙捧得由国家科技部、中宣部等联合颁发的“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牌匾,这使长期甘为长沙文化产业“幕后英雄”的科学技术走上前台。
每周六晚,在橘子洲头燃放的烟花盛宴让人们不仅看到了文化的灿烂,而且惊叹于科技的神奇。浏阳东信烟花董事长钟自奇告诉记者,“奥运五环”、“脚印”、“笑脸”等一系列创下国际烟花界多项世界纪录的特效烟花,幕后都有科技的功劳。
长沙科技攻关重点支持的文化产业中,受益者不仅有现代传媒、动漫等新业态,还有陶瓷、烟花、湘绣等代表长沙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产品。位于高新区的华凯创意在第五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中获“中国环境艺术贡献奖”,再一次证实了该企业在中国设计行业的综合水平和高度。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催生了拓维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手机动漫”第一股的上市,青苹果数据中心业务遍布全球,众益传媒不断推陈出新……插上科技翅膀的文化产业正越飞越高。
文化带着旅游奔跑
望城环湘江生态文化旅游圈成型
截至11月底,望城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24.6万人次,完成旅游综合收入27.4亿元,该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功劳归于全区大力推进环湘江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望城已成为湖湘文化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和都市“大观园”。
“十二五”期间,长沙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同样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将有越来越多的融合发展。今年深圳文博会期间,宁乡经济开发区与深圳市创意谷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约,投资15亿元,打造中国首家以青铜文化为主题,古典与高科技相结合的蓝月湖现代文化产业园区;望城区则 与广西旅游投资集团签约,投资20亿元,对靖港古镇12个项目进行全方位开发建设……
文化牵手金融腾飞
20亿金融授信支持文化产业
今年8月,招商银行长沙分行支持长沙文化产业发展银企对接会暨授信签约仪式举行。会上,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与长沙魅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湖南凌华印务有限公司、湖南北纬国际传媒有限公司等10家文化、旅游企业签订了共计2亿元的授信合同。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湘涛在《实现文化与金融的双向互动》一文中指出,国内外经验表明,文化只有借助资本的力量,才能产生裂变和聚合效应。尤其在当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要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蕴藏着巨大的融资需求。
今年,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对全市中小文化企业全面摸底,拿出了一批有融资渴求的企业名单;同时联合市旅游局与招商银行长沙分行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获得高达20亿元的授信额度来满足长沙文化、旅游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这些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实践,促使一批骨干文化企业不断壮大。拓维信息、天舟文化、华盛烟花、北纬国际传媒等企业成功在国内外上市融资,湖南和光影视传媒、青苹果数据中心、凌华印务、大红陶瓷、宏梦卡通、山猫卡通、琴岛歌厅、魅力四射酒吧等纷纷做大做强,巩固了长沙文化产业在全国的先进地位。
相关链接
文化产业的政策推手
2010年6月,长沙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的若干意见》,提出“把长沙建设成为具有深刻历史内涵、鲜明时代特征、浓郁地域特色、高度创新精 神和广泛国际影响的国际文化名城”,《长沙建设国际文化名城战略纲要》、《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等也相继编制出台,今年又出台了支持文化产业改革发 展的有关优惠政策。2010年2月,长沙市制定了《长沙市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同时,长沙近年加大文化产业资金扶持力度,目前,长沙文化产业的引导资 金每年不少于1亿元,各区、县(市)均设立不低于3000万元的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长沙报原文地址:
